内部刊物 仅供参考
中国三农快讯
2015年第12月第14期
总编室 编 2015年12月24日
中国三农工作委员会 梅州杂交构树基地建设考察组兴宁考察纪实
中国食品报(记者姜非非报道),2015年12月23日应广东兴宁市及广东广梅产业园总经理唐群英的邀请,以中国三农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万云华为组长,中国三农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助理张思伦、带领北京市惠民德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觉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方资源重点实验室博士、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扶贫办杂交构树项目首席科学家沈世华、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贵州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解伟、广东梅州杂交构树基地筹备组负责人、广东国健医药卫生信息化创新服务中心主任严东军、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李冬云一行,来到广东省兴宁市,在兴宁市市委书记陈略宇带领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志平、政府系统工委副书记陈韩光、市农业局局长刘造坤、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何军辉等市领导陪同的下进行调研。
兴宁市历来是粤闽赣边重要商贸集散地,享有“小南京”、“千年客邑粤东明珠”、“无兴不成市”之美誉。原中央苏区县、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中国杯花舞之乡、中国花灯之乡、中国围龙屋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生态发展区。兴宁有310平方公里的宁江盆地,是广东省十大盆地之一。低丘缓坡多,宜垦面积总量大,充足的土地资源为产业项目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用地保障;矿产资源、水电资源丰富;农业资源多样化,土壤、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适宜多种农产品的种植;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发展区、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千百年来,兴宁人秉承着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和“诚信为道、知识为本、家国为怀、四海为商”的客商精神,尊道厚德,明礼诚信;兴宁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良好,民风淳朴,睦邻友好,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宜居家园;此外梅州还是全世界多数客家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为“世界客都”。
兴宁地处粤东要塞,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是粤闽赣边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是海西经济板块和珠三角经济板块的连接点;国道205,省道225、226,梅河高速公路、兴畲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兴汕高速公路军贯穿全境,融入了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广梅汕铁路横贯兴宁南部,与京九、京广、广深铁路相通。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
兴宁市委、市政府在市委书记陈略宇带领下,紧紧抓住国家促进粤闽赣原中央苏区和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两大政策”和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的重要机遇,大力实施梅州市“一区两带”发展战略,按照“一轴两组团”的发展思路,全力加快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兴宁区域内两个产业园区建设,围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全力打通园区与城区、城区与景区、景区与景区等重点区域的快速干线。使之成为兴宁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午15:20分抵达龙田火龙果基地,韭菜基地,在龙田镇党委书记曾小芬同志的陪同下进行考察,中国三农产业委员会主任万云华,认真地听取了基地负责人的介绍,并针对杂交构树的种植,管理,生长,经济价值,经济效益等方面与之相比较,指出了杂交构树的优点,特点,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16:20分,抵达工业园,在园区管委会主任马志源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了鸿源机电园区并进行座谈,听取了马志源等企业负责人的介绍后指出,面对国家当前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必须用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才能缩短城乡差距。并从国家的扶贫力度,畅谈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指出构树在华东南部省份种植的优势。
中国三农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万云华等考察组,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农业生产与经济市场的相互转换,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切实服务于中国农业产业。
|